日本《日经亚洲》12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年轻人、女性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引领中国酒文化转变 中国正处于一场重大的文化转型之中。新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更注重外出就餐和娱乐,而非旅行和储蓄,如今其可支配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花在社交体验上。根据华凯营销发布的《2024年中国酒类消费意愿调研》,酒在这场中国消费经济的“文化重置”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受数千年的文化影响,长期以来中国饮酒者一直喜欢白酒和黄酒等烈酒。然而,尽管2024年白酒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最近的数据显示,中国饮酒者正在转向饮用葡萄酒和啤酒等酒精度较低的酒。这导致中国消费者对进口酒的兴趣增加,对美国葡萄酒和啤酒品牌的兴趣也相应增加。这种不断变化的口味反映中国消费者正在转向更轻松的西式休闲方式,从而为酒类品牌创造加强在中国市场存在的绝佳机会。
这些变化无异于重塑中国酒文化,也为全球酒类品牌提供新机遇。了解这些酒类消费趋势可以帮助酒类营销人员把握中国市场的当前和未来格局。
推动中国酒水行业最新趋势的一个背后因素是人口结构变化,这涉及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等。尽管从传统上看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接受酒精消费,但根据2023年发表在《酒精与酗酒》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如今在中国最主要的酒类产品消费者中,65.7%的人年龄介于18岁至34岁之间,56%是女性,52.9%拥有学士学位。
本地品牌的主导地位也在减弱。华凯营销的报告显示,与前几年相比,如今中国消费者对以前没有喝过的酒水持更加开放的态度。约6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根据促销折扣更换品牌,近50%可能会根据促销活动尝试不同品牌,近80%会根据口味做出决定。
中国人在饮酒方式上也越来越注重健康,这与提示饮酒风险的公共卫生信息越来越多不无关系。约3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很少饮酒,60%只是偶尔喝酒,仅有5.8%表示每天喝酒。不同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饮酒行为。约31%的受访者表示在周末或社交聚会时喝酒,85%的人倾向于只在社交聚会时喝酒。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myx.tttmy.cn/news/4117.html